
期刊简介
《中国病毒病杂志》(CN 11-5969/R, ISSN 2095-0136)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内第一种专注于病毒病基础、临床、药物、疫苗、防控等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为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英国《全球健康》、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等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
《中国病毒病杂志》拥有强大的编委阵容,由8位院士和4位资深专家担顾问、名誉主编和主编,77位全国知名专家和9位外籍知名专家担任本刊常务编委和编委。
《中国病毒病杂志》自创刊以来,多次获得各项奖励。2018年本刊被评为“中国最美医药卫生期刊”;2017年本刊的“防治指南”及“手足口病专题”栏目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为“优秀宣传作品”奖;2013年本刊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奖。杂志还多次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及二等奖。2017、2018年本刊有3篇论文获“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奖。
本刊办刊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报道国内外病毒病研究相关信息,普及病毒病防治知识,提高民众病毒病防治意识,搭建病毒病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病毒病相关医务工作及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病毒病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提高我国病毒病防治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医学论文写作统计方法及写作重点分析
时间:2024-01-31 10:10:22
在医学论文写作中,统计方法的描述至关重要,因为它为读者提供了评估研究有效性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信息。以下是统计方法部分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要点:
研究设计和样本量计算:
明确阐述研究的设计类型(如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如果进行了样本量计算,应说明计算依据,包括预期的效应大小、显著性水平、检验效能等。
数据收集和处理:
描述数据的来源、收集方式、以及任何预处理步骤(如数据清洗、转换或缺失值处理)。
指明哪些变量是主要的关注点,以及这些变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统计分析方法:
针对研究目的和数据类型,选择适当的描述性和推论性统计方法。
描述性统计: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特征,如均值、中位数、标准差、频数等。
推论性统计:用于比较组间差异、关联性分析或因果推断,如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生存分析等。
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
阐述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并说明检验的显著性水平(通常为α=0.05)。
如果可能,提供效应量的估计和相应的置信区间,这有助于读者了解效应的实际大小及其不确定性。
多重比较和交互作用:
如果进行了多重比较,应说明如何控制I类错误(假阳性)的膨胀,如使用Bonferroni校正、Tukey's HSD等。
如果考虑了交互作用,应描述如何分析这些交互,并解释其意义。
模型假设和验证:
对于复杂的统计模型(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混合效应模型等),应说明模型的基本假设,并讨论如何验证这些假设。
统计软件和版本:
指明用于数据分析的统计软件(如SPSS、SAS、R、Stata等)及其版本号,以确保结果的可复现性。
敏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如果可能,讨论对关键假设或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以评估结果在不同情况下的稳定性。
在撰写统计方法部分时,重点应放在清晰、准确地描述研究设计、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如何解释结果上。这些信息应足以让审稿人和读者能够理解和评估研究的有效性和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