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毒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病毒病杂志》(CN 11-5969/R, ISSN 2095-0136)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内第一种专注于病毒病基础、临床、药物、疫苗、防控等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为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英国《全球健康》、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等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

  《中国病毒病杂志》拥有强大的编委阵容,由8位院士和4位资深专家担顾问、名誉主编和主编,77位全国知名专家和9位外籍知名专家担任本刊常务编委和编委。

  《中国病毒病杂志》自创刊以来,多次获得各项奖励。2018年本刊被评为“中国最美医药卫生期刊”;2017年本刊的“防治指南”及“手足口病专题”栏目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为“优秀宣传作品”奖;2013年本刊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奖。杂志还多次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及二等奖。2017、2018年本刊有3篇论文获“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奖。

  本刊办刊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报道国内外病毒病研究相关信息,普及病毒病防治知识,提高民众病毒病防治意识,搭建病毒病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病毒病相关医务工作及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病毒病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提高我国病毒病防治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医者职称评审之旅:材料的准备与论文的发表

时间:2024-03-04 09:47:12

每年的职称评审季节,对于我们这些身着白大褂的医者而言,都是一次对过往努力的回顾与总结。今年,我也踏上了这条既熟悉又充满挑战的道路,准备迎接职称评审的到来。

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我首先梳理了自己的临床工作经历和学术成果。这包括近几年的病例报告、手术记录、继续教育证明以及参与的各项科研项目。每一份材料都凝聚着我在医学道路上的汗水和智慧,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和进步。

除了这些基础材料,论文的发表情况在职称评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于是,我开始思考论文选题的方向。我深知选题的重要性,它不仅要符合当前的医学研究热点,还要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文献调研,我最终确定了一个与我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研究空间的课题。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从文献综述到实验设计,从数据分析到结论提出,每一步我都小心翼翼,生怕有任何疏忽。同时,我也注重论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力求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我的研究思路和成果。

完成了论文的初稿后,我并没有急于投稿,而是选择了沉淀和打磨。我邀请了同行专家进行评议,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和完善。我相信,只有经过千锤百炼的论文,才有可能在众多的学术作品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是选择期刊投稿的环节。面对众多的医学期刊,我进行了仔细的比较和分析。我考虑了期刊的影响力、发表周期、审稿流程等因素,同时也查看了期刊近期发表的论文,以了解其对我研究领域的关注程度。经过慎重的选择,我最终确定了几家目标期刊,并按照它们的要求准备了投稿材料。

投稿后的等待过程是漫长而煎熬的。每一次收到审稿意见,我的心都会紧张地跳动。幸运的是,经过几轮的审稿和修改,我的论文终于被其中一家期刊接受发表。那一刻的喜悦和成就感,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职称评审材料的准备和论文发表的过程,就像是一次学术的探险之旅。它考验了我的专业能力、研究素养和毅力耐心。虽然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但正是这些挑战和不确定,让我更加坚定了在医学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职称评审不仅仅是对个人学术成果的一次检验,更是一次自我提升和成长的机会。通过这次经历,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医者,我们不仅要在临床工作中精益求精,更要在学术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