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病毒病杂志》(CN 11-5969/R, ISSN 2095-0136)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内第一种专注于病毒病基础、临床、药物、疫苗、防控等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为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英国《全球健康》、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等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
《中国病毒病杂志》拥有强大的编委阵容,由8位院士和4位资深专家担顾问、名誉主编和主编,77位全国知名专家和9位外籍知名专家担任本刊常务编委和编委。
《中国病毒病杂志》自创刊以来,多次获得各项奖励。2018年本刊被评为“中国最美医药卫生期刊”;2017年本刊的“防治指南”及“手足口病专题”栏目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为“优秀宣传作品”奖;2013年本刊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奖。杂志还多次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及二等奖。2017、2018年本刊有3篇论文获“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奖。
本刊办刊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报道国内外病毒病研究相关信息,普及病毒病防治知识,提高民众病毒病防治意识,搭建病毒病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病毒病相关医务工作及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病毒病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提高我国病毒病防治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临床医生的我如何走通论文之路:我的实践到发表的奇妙旅程
时间:2024-04-24 10:48:42
身为临床医生的我,每天都与病患和疾病打交道。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逐渐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病症现象(基于论文保密,我暂时不说论文标题了),它在我所接触的多个患者中都出现了类似的表征。这个小小的发现,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点亮了我探索的欲望,我决定将实践当中的成果转化为论文,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论文从写作到发表的全过程。
选题与数据收集
选题的过程对我而言,如同探险家在选择探险路线,需要深思熟虑。在多次与患者交流、观察他们的病情变化后,我决定深入研究这个特殊的病症现象。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患者生命健康的问题。
数据收集工作开始了。我逐一回顾了过往的病历记录,详细记录了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和效果。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像是对每一位患者的深情告白。每当我看到那些因病痛而受苦的患者,内心都充满了无尽的感慨。
论文撰写与文献查找
撰写论文时,我如同一位小说家,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着这个特殊的病症现象。每一个字、每一个句,都凝聚着我的心血和汗水。引言、方法、结果、讨论...我逐一完善,希望能够为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科学的研究成果。
文献查找的过程也充满了挑战。我如同一位考古学家,深入挖掘前人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为我的论文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每当找到一篇与我的研究密切相关的文献,我都会如获至宝,仔细研读,并将其中的精华融入到我的论文中。
期刊选择与投稿
当论文初稿完成时,我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投稿到哪个期刊?我仔细研究了各种医学期刊的发表要求和影响因子,希望能够为我的论文找到一个合适的归宿。最终,我选择了一个在医学界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作为投稿目标。
投稿的那一刻,我如同一位父亲送女儿出嫁,既期待又紧张。我知道,这篇论文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研究成果,更是对医学界的一份贡献。我期待着它能够被更多人看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
等待与修改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每天,我都会忍不住登录投稿系统查看状态。那种期待与焦虑交织的心情让我夜不能寐。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会想象着论文被接受的那一刻的喜悦与成就感。
终于有一天,我收到了编辑的回复。虽然邮件中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但我知道这是对我的论文的认可与鼓励。我如同一位学生接受老师的批改一样虚心接受并开始了漫长的修改过程。每一个词句都经过反复推敲与修改直到它们能够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录用与喜悦
当最终录用通知到达的那一刻我激动得热泪盈眶。那种喜悦与成就感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患者因为我的研究而得到了更好的治疗看到了他们脸上的笑容和感激。
这次论文的发表过程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学术研究的艰辛与魅力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与患者交流的机会。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愿意继续前行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追求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感谢每一位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同事、朋友和家人是你们的陪伴让我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