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病毒病杂志》(CN 11-5969/R, ISSN 2095-0136)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内第一种专注于病毒病基础、临床、药物、疫苗、防控等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为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英国《全球健康》、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等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
《中国病毒病杂志》拥有强大的编委阵容,由8位院士和4位资深专家担顾问、名誉主编和主编,77位全国知名专家和9位外籍知名专家担任本刊常务编委和编委。
《中国病毒病杂志》自创刊以来,多次获得各项奖励。2018年本刊被评为“中国最美医药卫生期刊”;2017年本刊的“防治指南”及“手足口病专题”栏目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为“优秀宣传作品”奖;2013年本刊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奖。杂志还多次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及二等奖。2017、2018年本刊有3篇论文获“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奖。
本刊办刊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报道国内外病毒病研究相关信息,普及病毒病防治知识,提高民众病毒病防治意识,搭建病毒病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病毒病相关医务工作及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病毒病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提高我国病毒病防治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文献综述撰写如何完美融合“述”与“评”(附实例解析)
时间:2024-04-28 09:46:03
文献综述在实现“述、评”结合时,需要注重平衡描述与评价的关系,既要全面、客观地介绍前人的研究,又要加入自己的分析和评价。以下是一些建议,并附有实例说明:
一、明确“述”与“评”的定义和关系
“述”即叙述,是对前人研究的客观描述,包括研究主题、方法、结论等。
“评”即评价,是对前人研究的分析、比较和批判,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在文献综述中,“述”和“评”应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实例说明
假设我们正在撰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的文献综述,以下是如何实现“述、评”结合的实例:
“述”的部分: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例如,智能教学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反馈。此外,人工智能还被应用于智能评估、智能推荐等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评”的部分:
虽然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数据的隐私和安全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其次,人工智能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如何平衡技术与教育内容的融合,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教育本质,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述”的部分,要客观、全面地描述前人的研究,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论等。同时,要注意引用权威、经典的文献,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评”的部分,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经验,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但要避免过于主观和片面的评价。
要注意“述”和“评”的平衡,避免只“述”不“评”或只“评”不“述”。在叙述和评价时,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你的观点和分析。
三、撰写建议
综上所述,文献综述的完美实现“述、评”结合需要注重客观描述与主观评价的有机结合,既要全面介绍前人的研究,又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通过实例说明和具体建议的阐述,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