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毒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病毒病杂志》(CN 11-5969/R, ISSN 2095-0136)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内第一种专注于病毒病基础、临床、药物、疫苗、防控等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为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英国《全球健康》、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等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

  《中国病毒病杂志》拥有强大的编委阵容,由8位院士和4位资深专家担顾问、名誉主编和主编,77位全国知名专家和9位外籍知名专家担任本刊常务编委和编委。

  《中国病毒病杂志》自创刊以来,多次获得各项奖励。2018年本刊被评为“中国最美医药卫生期刊”;2017年本刊的“防治指南”及“手足口病专题”栏目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为“优秀宣传作品”奖;2013年本刊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奖。杂志还多次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及二等奖。2017、2018年本刊有3篇论文获“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奖。

  本刊办刊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报道国内外病毒病研究相关信息,普及病毒病防治知识,提高民众病毒病防治意识,搭建病毒病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病毒病相关医务工作及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病毒病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提高我国病毒病防治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小食材大作用,日常养生,用好这些药食同源的中药

时间:2025-04-02 09:19:43

在现代生活中,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注重日常的饮食养生。药食同源,即食物与药物来源于相同的物质,这一理念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新趋势。许多我们常见的食材,其实都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正确使用这些食材,不仅能够滋养身体,还能预防和辅助治疗某些疾病。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几种常见的药食同源中药,看看它们是如何在日常养生中发挥作用的。

枸杞:明目养肝的小能手

枸杞,这种看似普通的小红果子,却有着不凡的功效。中医认为,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对于经常面对电脑、眼睛疲劳的现代人来说,枸杞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食疗选择。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泡水饮用,甚至是加入到炖品中,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保健功效。长期食用枸杞,不仅能改善视力,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山药:健脾益胃的佳品

山药,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非常高。山药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具有补脾胃、益肺肾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来说,山药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疗选择。它可以做成山药粥、山药炖排骨等多种美食,既能满足味蕾,又能滋养身体。此外,山药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问题。

红枣:补血养颜的圣品

红枣,被誉为“天然的维生素丸”,其补血养颜的功效早已深入人心。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对于女性而言,红枣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食疗佳品。它不仅可以缓解经期不适,还能改善面色萎黄、气血不足的状况。红枣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煮粥、泡茶,或是与其他食材搭配炖汤,都能充分发挥其养生功效。

桂圆:补心益脾的灵丹

桂圆,又名龙眼肉,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桂圆味甘性温,归心、脾经,具有补心益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对于心脾两虚、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的人来说,桂圆是一味不可多得的食疗药材。它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与其他食材如红枣、莲子等搭配煮粥或炖汤,既能滋养身体,又能舒缓情绪,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生姜:驱寒暖胃的利器

生姜,作为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其实也是一味良药。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里,适量食用生姜可以帮助身体驱寒暖胃,预防感冒。生姜可以切片煮水饮用,也可以与其他食材一起炖煮,如生姜红糖水、生姜红枣茶等,都是冬季养生的佳品。

这些看似普通的食材,实则蕴藏着巨大的养生能量。它们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药用价值丰富,是我们日常养生的好帮手。当然,虽然这些食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适量食用,避免过量导致身体不适。此外,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食材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食疗方法时,最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