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毒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病毒病杂志》(CN 11-5969/R, ISSN 2095-0136)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内第一种专注于病毒病基础、临床、药物、疫苗、防控等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为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英国《全球健康》、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等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

  《中国病毒病杂志》拥有强大的编委阵容,由8位院士和4位资深专家担顾问、名誉主编和主编,77位全国知名专家和9位外籍知名专家担任本刊常务编委和编委。

  《中国病毒病杂志》自创刊以来,多次获得各项奖励。2018年本刊被评为“中国最美医药卫生期刊”;2017年本刊的“防治指南”及“手足口病专题”栏目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为“优秀宣传作品”奖;2013年本刊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奖。杂志还多次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及二等奖。2017、2018年本刊有3篇论文获“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奖。

  本刊办刊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报道国内外病毒病研究相关信息,普及病毒病防治知识,提高民众病毒病防治意识,搭建病毒病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病毒病相关医务工作及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病毒病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提高我国病毒病防治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夏日头晕别小觑!5 招守护健康

时间:2025-04-28 14:33:46

随着气温的攀升,夏季悄然而至,这个季节虽然带来了活力与热情,却也暗藏着不少健康挑战。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人体易因出汗过多、水分电解质失衡以及血管扩张等因素,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背后可能隐藏着中暑、低血压、颈椎劳损等多种诱因,加之空调使用不当、饮食不规律等现代生活习惯的影响,更是让夏季健康防护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科学预防与应对措施,帮助大家识别头晕的潜在风险,提供实用预防技巧,并倡导理性应对症状,共同增强健康意识。

一、头晕背后的多元诱因

头晕作为夏季常见的不适感,其成因复杂多样。中暑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原因之一,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散热,导致体温调节失衡,进而引发头晕、恶心甚至昏迷。此外,低血压也是夏季头晕的常见诱因之一,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弱或血压调节能力较差的人群,高温下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部供血不足,便容易出现头晕症状。同时,长时间的低头工作、看手机等不良姿势,易导致颈椎劳损,压迫神经和血管,同样会引起头晕。

二、现代生活习惯下的隐患

现代生活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在不经意间埋下了健康的隐患。空调使用不当便是其中之一。过度依赖空调降温,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导致身体调节失衡,引发“空调病”,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此外,夏季饮食不规律,偏好冷饮、冰镇食物,忽视正餐营养均衡,也会影响身体机能,降低抵抗力。再者,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削弱了身体的抗暑能力,使得头晕等不适症状更容易发生。

三、科学预防与应对策略

面对夏季头晕的种种挑战,科学预防与有效应对显得尤为关键。首先,要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建议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并根据出汗量适当增加饮水量。同时,选择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淡盐水,有助于补充随汗液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其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中午时分适当午休,有助于恢复体力,缓解疲劳。在饮食上,应注重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避免过多摄入冷饮和油腻食物。

针对空调使用不当的问题,建议设置合理的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6℃左右为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同时,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此外,加强颈部肌肉锻炼,如做颈部操、游泳等,有助于缓解颈椎压力,预防颈椎劳损引起的头晕。

四、理性应对,及时就医

当出现头晕症状时,应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原因。若头晕症状轻微,可通过休息、补充水分等方式缓解。然而,若头晕持续不减或伴有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则可能是中暑、心脑血管问题等严重疾病的信号,此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就医。

夏季健康防护不容忽视。通过科学预防与有效应对,我们可以降低头晕等不适症状的发生风险,享受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入手,共同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