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毒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病毒病杂志》(CN 11-5969/R, ISSN 2095-0136)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内第一种专注于病毒病基础、临床、药物、疫苗、防控等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为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英国《全球健康》、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等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

  《中国病毒病杂志》拥有强大的编委阵容,由8位院士和4位资深专家担顾问、名誉主编和主编,77位全国知名专家和9位外籍知名专家担任本刊常务编委和编委。

  《中国病毒病杂志》自创刊以来,多次获得各项奖励。2018年本刊被评为“中国最美医药卫生期刊”;2017年本刊的“防治指南”及“手足口病专题”栏目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为“优秀宣传作品”奖;2013年本刊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奖。杂志还多次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及二等奖。2017、2018年本刊有3篇论文获“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奖。

  本刊办刊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报道国内外病毒病研究相关信息,普及病毒病防治知识,提高民众病毒病防治意识,搭建病毒病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病毒病相关医务工作及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病毒病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提高我国病毒病防治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2025年医保新政:门诊慢病大病三重保障升级

时间:2025-07-02 14:33:30

2025年7月1日起,我国医疗保障体系迎来新一轮重要调整,多项惠民政策正式落地实施。这些变化不仅进一步扩大了保障范围,更通过精细化设计提升参保人员的实际获得感。以下从关键领域为您深度解析此次政策亮点。

门诊报销比例上调,基层医疗实惠更可感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退休人员,普通门诊报销比例从60%跃升至75%。以常见的降压药为例,原价100元的药品,如今个人仅需支付25元,相当于打2.5折。这一调整直接减轻了需长期服药群体的经济负担,尤其对慢性病管理具有显著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既引导分级诊疗,又通过提高报销比例实实在在降低了群众的就医成本。

慢性病保障扩容,九成报销解民忧

本次调整将风湿性心脏病、痛风、溃疡性结肠炎、银屑病等慢性病纳入报销范围,部分地区门诊慢特病病种更从49种扩容至68种。尤为突破性的是,新增的九种慢性病享受90%高比例报销,且取消原门槛费用。这意味着患者每年可节省数千元药费支出,如同在医疗账户中存入一笔"健康储备金"。但需注意,门诊慢特病需定期复审,参保人需在截止日前主动申请,否则将影响待遇延续。

大病保险动态升级,连续参保回报丰厚

大病医保待遇提升机制采用"双轨并行"设计:对连续参保满4年者,每多缴1年,封顶线提高2000元;若当年未发生报销,次年同样可获2000元额度提升。这种设计类似"医疗信用积分",持续参保的居民相当于在累积"保障额度"的复利——存得越久,保障杠杆越高。以连续参保6年为例,大病支付限额将比基础线提高4000元,为高额医疗费用提供更坚实的托底保障。

政策联动效应显现,防病治病双管齐下

观察此次调整可发现,政策正形成"门诊减负-慢病兜底-大病托底"的三层防护网。门诊报销比例提升鼓励小病早治,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慢性病保障扩容则切断"病贫循环"的关键节点;而大病保险动态调整机制,更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居民持续参保。这种制度设计犹如给医保体系装上"智能调节阀",既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又让守约者获得更多保障红利。

随着新政策的全面实施,预计将有超亿人次直接受益。需要提醒的是,各地具体实施细则可能存在差异,参保人可通过医保局官网等渠道查询属地化政策。医疗保障作为民生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调整既体现了制度优化的持续性,更彰显了以需求为导向的改革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