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病毒病杂志》(CN 11-5969/R, ISSN 2095-0136)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内第一种专注于病毒病基础、临床、药物、疫苗、防控等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为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英国《全球健康》、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等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
《中国病毒病杂志》拥有强大的编委阵容,由8位院士和4位资深专家担顾问、名誉主编和主编,77位全国知名专家和9位外籍知名专家担任本刊常务编委和编委。
《中国病毒病杂志》自创刊以来,多次获得各项奖励。2018年本刊被评为“中国最美医药卫生期刊”;2017年本刊的“防治指南”及“手足口病专题”栏目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为“优秀宣传作品”奖;2013年本刊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奖。杂志还多次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及二等奖。2017、2018年本刊有3篇论文获“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奖。
本刊办刊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报道国内外病毒病研究相关信息,普及病毒病防治知识,提高民众病毒病防治意识,搭建病毒病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病毒病相关医务工作及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病毒病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提高我国病毒病防治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期刊大改革,你的论文顺利发表了吗?
时间:2024-05-07 10:02:26
期刊大变革,对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大家好,我是云平文化的老李。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期刊大改革及其对我们作者产生的深远影响。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期刊改革?简而言之,期刊改革就是对期刊的版面、收稿方向以及价格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优化。
回想过去,那些参与职称评审的作者们都清楚,能在网络上成功发表一篇论文,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而且,那时候的作者还有机会获得杂志社的奖励。然而,现如今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作者们需要支付相当的费用才能发表论文。
随着新期刊的不断涌现和行业职称评审的需要,发表论文已经成为职称评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都知道,一二批目录的期刊是最早被收录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除了这些,市面上还涌现了大量其他期刊,它们主要服务于职称评审和学术毕业的需求。
在期刊改版的过程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版面要求的提升。过去,一篇论文可能只需要占用一个版面,但现在,三大网(知网、万方、维普)收录的期刊普遍要求最低三个版面起发。同时,对论文的重复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之前的30%以内降低到了现在的20%以内。
此外,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期刊的收稿范围也变得更加精确和有针对性。过去,很多期刊的收稿范围非常广泛,难度也相对较低。但现在,期刊都有了明确的分类和投稿要求,包括字符数、文章方向等,投稿难度也随之增加。
这场期刊改革给我们作者带来了哪些影响呢?首先,版面的增加和字符数的增多意味着我们需要支付更高的费用来发表论文。其次,对论文的质量要求变得更高,不是所有的期刊都愿意接收。再者,虽然期刊的出版速度比以前快了,但如果不提前准备,我们可能很难选到合适的期刊。另外,市场上刊名五花八门,选择期刊变得非常困难。同时,假刊和套刊在市场上泛滥,缺乏有效的监管,这需要我们具备辨别真假的能力。最后,虽然可以通过官网直接投稿,但周期较长,而且期刊中介众多,我们很难判断其靠谱性和保障性。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自己分辨真假期刊,并明确了解期刊的要求。在选择投稿的期刊时,我们应认准三大网收录的期刊,并与万方应用等可能存在风险的平台保持距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期刊大改革的浪潮中立足,成功发表高质量的论文。